管理员
|
中交一公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2013-04-02
|
雷锋月见闻
每日上下班都与两位姐姐拼车而行,行车途中一直都是听着交通台的“一路畅通”,而近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学习雷锋月”,所以不论是交通台的“一路畅通”还是每日的新闻播报,电台里总少不了宣扬雷锋精神的先进个人。
其中印象最深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北京出租车公司的一位“雷锋的姐”,一位是报刊亭的“雷锋大姐”。先来说说“雷锋的姐”的事迹:的姐是个热心肠,每日除了开的士上班外,还义务性的帮助外地务工人员或需要帮助的社会弱势群体不计酬劳的做好人好事,邻居同事都说这位大姐是位活雷锋,出租车公司的领导也曾说如果的姐把做好事这精力全力去拉出租车的话,早就买上三室一厅的房子了,而的姐的家人却说她是个傻子,无偿助人的事,在外人看来就是为了谋取好名声。而的姐却说,原本做好事只是为了看到被帮助者的开心笑脸,这笑脸是多少钱都没法买过来的,而自己做好事总觉得不过瘾,于是组织了一个标有“雷锋车队”的出租车助人团队。还“雷锋大姐”是个报刊亭的老板,每日卖报为业,因为和周围的街坊邻居还有打工族关系熟络,再加上自己本来就是个热心肠,所以周围的人都把自行车放在她那里寄存,这一存就是好几年,而且不取酬劳,除了存自行车,“雷锋大姐”还力所能及的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整个报刊亭附近的人都认识她,被“雷锋大姐”的精神所感召,周围的人也都渐渐喜欢上了助人为乐的事情,开始慢慢自发的做很多好人好事。
就这两位可敬的大姐,人们褒贬不一。很多人都说“雷锋大姐”更好,而“雷锋的姐”有点高调。
且不论高调与低调究竟哪个更好。笔者也想讲一个身边的好人好事:那是2012年12月的冬天,下着大雪,而我需要去五棵松办业务,公司门口交通条件不好,附近没有公交车,只能走到五环附近才能坐到车,雪天路滑,天又冷,走在路上很是小心,而这时一辆汽车停在我旁边,一个40多岁的大哥打开车门,说上车吧,路滑。我以为是拉黑车的,结果大哥说不要钱,这边交通不好,搭你一段。那感觉真的温暖。好久没有被别人这样主动帮助过了。每日上班下班,繁忙工作,努力奔波生计,竞争压力也好,职场打拼也好,不计回报主动帮助自己的人越来越少,而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竟能如此,真的让我由心而发的觉得温暖。
话题回到“雷锋月”里那两位大姐,笔者认为,在这繁华的世界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每日都是辛苦的工作劳碌,不论别人出于什么样的出发点去做“雷锋式”的好人好事,起码这些事温暖了大家的心,给大家带来了方便,起码让人们知道这世界上热心肠和好心人还是多的。有光明就会有黑暗,如果人人只顾自己,不顾他人,那么这些善良的热心只会越来越少,“路边倒下的老人无人敢扶”的事只会越来越多。我们自己的选择早就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选择热心与善良,那么世界就是热心与善良越来越多;选择了冷漠与自私,那么大家也只能生活在充满怀疑与不信任的世界里。
“雷锋月”只是一个活动,不论最终人们选择什么,但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希望能够感恩那些无偿帮助过自己的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用一份简单的热心与善良温暖更多的人。
(人力资源科 夏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