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
中交一公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2017-05-25
|
浓情端午 瑞粽飘香
“妈妈,这个东西不知道叫什么,姥姥包的,我从来没吃过,可好吃啦,你快尝尝!”女儿一边热切地说着她的新发现,一边用稚嫩的小手麻利地解开缠在那个东西上一圈一圈的马莲绳。那动作有板有眼,速度俨然已是一位老手,我不禁为之惊叹,再看看她嘴角两边星星点点的江米粒,我马上有了答案。这个贪吃的小家伙,显然无法抵挡美味的诱惑已经消灭了好几个这个东西了。
女儿笑眯眯地将那个东西送到我面前:“妈妈,快尝尝,姥姥包的。” 女儿反复强调着。我接过这个东西,那根青绿的衣带已被女儿解开,一身墨绿色衣衫已被剥散,露出了丰盈饱满的粒粒江米紧紧抱成一团的小身体,这个白色的小身体坚挺地站成一个棱角分明的三角形,泛着出微微的黄,闪着油油的亮,溢着淡淡的香。
“粽子,大宝,这个东西叫粽子。”
“粽子?怎么跟之前买的不一样呢?”
“对,明天就是端午节啦!这是姥姥亲手包的粽子”
……
“妈,明天就是端午节啦!早上千万别忘了叫醒我啊,我要和哥一起上山采艾蒿!”小时候的我总会在端午节的前一晚一遍遍地和妈妈重复着这个重要的嘱托。
这个时候的母亲多半是在洗粽叶、浸江米。母亲将一片片粽叶,两面清洗干净,整齐地摆放在大木盆中,用水浸着备用。那精心挑选的粽叶在水中浸泡后,翠绿欲滴,经络清晰,发亮透明。细长白嫩的江米经母亲仔细淘洗,放进盆里浸泡后更是粒粒饱满丰盈,晶莹亮泽;大枣、红豆、花生也会被母亲一并洗净,还带着幽幽天然芳香的马莲叶用水浸透,舒展着细长的身腰用来做包粽子的绳子。
母亲做好这所有的准备后,从我家的窗子已经可以看到远处山脚下的火把开始攒动了。已经接近凌晨了,大家都想最早地采取到端午节的第一把艾蒿,以自己的勤劳招纳百福,行好运。凌晨四五点,年幼的我和哥哥姐姐们会兴匆匆地赶在太阳出来前去山上采艾蒿。踏着青草踩着朝露,寻觅着艾蒿的影踪,每采到一根艾蒿总会让年幼的我们无比地兴奋雀跃。艾蒿一定是我们在太阳出来前采回家的,把艾蒿挂在门前、檐下,再在枝头挂起两只红红的纸叠葫芦,据说可以避邪,驱瘴,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吃粽子啦!吃粽子啦!”母亲一边召唤着我们,一边麻利地包着余下的粽子。
母亲娴熟地卷粽叶,加米,放红枣、花生。粽叶在她手里翻转,舞动,马莲绳一圈圈的旋转,一会儿一个亭亭玉立的三角形粽子便诞生了!母亲包的粽子棱角分明,端端正正,总是和北方人一样简单明了,从不改变。
一层一层剥开已煮成墨绿色的粽叶,掺红枣的糯米便露了出来,蘸一点点红糖,轻轻地咬上一小口,清香淡雅,软糯滑腻,沁着空气里粽叶和艾草满满的清香。
曾多少个端午节里,漂泊在施工一线的我,每当回忆少年时代的时候,那清晰在目的情怀,总是萦绕在心头。
儿时的端午节,令我神往,令我魂牵梦绕。今天,当老老小小围绕在身旁。“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那首记忆深处的童谣再一次清晰响彻耳畔,我的心变得温柔湿润,幸福的泪水随着岁月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