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园地

您的位置:首 页> 党的建设 > 青年园地 >

位置:首 页> 党的建设 > 青年园地 >

参观重庆渣滓洞有感



发布时间:2013-05-15 12:00:00   
管理员
中交一公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3-05-15

                       参观重庆渣滓洞有感
    五月四日,正值青年节,永江房建项目部前期工作告一段落,我们在项目书记兰建国的带领下,来到重庆歌乐山脚,参观重庆著名的渣滓洞遗址。
    渣滓洞全名“渣滓洞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原是一个煤洞,因煤少渣子多而得名,位于重庆市郊歌乐山下磁器口、五灵观一带。顺着山道向上走,环顾四周,只见其三面环山,一面临沟。我们一路前进,一路感叹:这地形当真是隐蔽!难怪抗战时期,渣滓洞会因位置闭塞和易守难攻被国民党特务机关改造成秘密监狱。
    终于走到渣滓洞的大门口,一种灰暗阴沉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一种会让人感到压抑的基调。信步走进渣滓洞,它分内、外两院,内院有一楼房一地牢,为男牢16间,另有两间平房作女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和刑讯室。
    长篇小说《红岩》就是以此为背景,描写了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革命志士和先烈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与国民党反动派作不屈不挠斗争,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块美丽的瑰宝。歌颂了革命者在酷刑考验下的坚贞节操,塑造了许云峰(许建业)、江姐(江竹筠)、成岗(陈然)、刘思扬(刘国志)、余新江(余祖胜)等众多可歌可泣革命英雄形象,深刻展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境界和理想追求。
    在塑造英雄群像的同时,小说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小说主要是描写中美合作所渣滓洞与白公馆两座集中营里革命者的斗争生活,但小说通过不同斗争环境中的革命者写出了革命斗争的不同侧面:通过成岗、余新江写出了重庆工人阶级反对国民党、迎接重庆解放的斗争,通过江姐、双枪老太婆写出了川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通过成瑶、景一清写出了重庆青年学生的斗争等等。
    而小说叙述的故事的特异性,也增强了对读者的吸引力。共产党地下工作者与国民党特务的斗争不是战场上的刀兵相见,而是隐藏在正常的生活形态后面的、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毅力、智慧的较量。这种较量不仅在狱外进行着,而且在狱中进行着。《红岩》 是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它激励过不止一代中国人,而且具有永久的魅力。
    当特务头子徐鹏飞到地牢里来宣布许云峰死刑的时候,许云峰自信、坦荡地笑了,笑得徐鹏飞心里发抖。于是,形式上徐鹏飞对许云峰的宣判,在精神上变成了许云峰对徐鹏飞的宣判。虽然从有形的肉体来看徐鹏飞消灭了许云峰,但从无形的精神来看许云峰彻底摧毁了徐鹏飞。
    渣滓洞那些革命者通过斗争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过新年的时候兴致勃勃地在牢房里贴春联、开联欢会,戴着脚镣手铐唱歌跳舞,使得看守他们的特务躲在机枪后面发抖。作品中那许多充满战斗激情的悲壮豪迈的诗歌,最直接地体现了革命者的伟大人格魅力和崇高精神境界。上述描写使小说具有了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色彩。
    渣滓洞平房里有一面挂满烈士照片的墙面,那面烈士墙非常显眼,只见上赫然挂着100多位烈士的照片和简单的生平事迹介绍。一路走着,看着,追忆着,缅怀着,阴暗窄小的囚室、冰冷残酷的刑具、死难烈士的照片……无不让心深深震撼!经过革命年代灵与肉的特殊洗礼,煤、渣分明,光明代替黑暗;不忘过去,珍惜今天,憧憬未来。
    “歌乐山下悟道,渣滓洞中参禅”,当我第一次读到这副对联,我并不能理解得透彻。但通过这一次意义非凡的参观,才理解其中的奥妙。原来被关押的革命者“愿把牢底坐穿”的乐观主义精神,建筑在崇高的理想和牢固的信念之上,把监狱当成战场,把流血牺牲视为高高飘扬的旗帜,表达了一种大无畏革命精神。在红色景点里接受爱国熏陶,学习革命者英勇无畏的精神,任谁都会一生难忘!记住歌乐山渣滓洞,记住革命先烈,记住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记住那面永不退色的红旗。
       
                                         (永江房建项目部 闫春阳)


作者:管理员   来源:中交一公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