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园地

您的位置:首 页> 党的建设 > 青年园地 >

位置:首 页> 党的建设 > 青年园地 >

参观小平故里 缅怀伟人功绩



发布时间:2014-07-03 12:00:00   
管理员
中交一公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4-07-03

                                      参观小平故里 缅怀伟人功绩
    随着世纪伟人-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的临近,为缅怀一代伟人的丰功伟绩,2014年7月1日,中交一公局兰渝铁路LYS-12标项目经理部第五分部项目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参观位于广安市的邓小平故居。
    一大早,天空中已挂起了雨线,但丝毫不影响我们按捺不住的兴奋和激动,汽车开始在雨中驶往邓小平故居。雨后的四川显得郁郁葱葱,路两侧的树木长得格外茂盛,山上树木的枝叶翠绿地似乎可以挤出水来。坐在车里,开始想象今天需要膜拜的伟人—邓小平。想象着当年刘邓大军叱咤战场、挥斥方遒的雄姿;想象着永不屈服、无怨无悔的“三起三落”;想象着人们常说的那句话“翻身不忘毛泽东,致富不忘邓小平”;想象着他说的“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在绿色中穿行许久,我们终于来到我们活动的目的地—邓小平故居。在《春天的故事》的歌声中,一路参观了德政坊、神道碑、清水塘、邓家老井、放牛坪、邓小平故居、洗砚池、邓小平博物馆、邓小平铜像广场等。邓小平故居属典型的四川民居风格,三合院,陈设简朴。一路参观了德政坊、神道碑、清水塘、邓家老井、放牛坪、邓小平故居、洗砚池、邓小平博物馆、邓绍昌墓等。邓小平故居属典型的四川民居风格,三合院,陈设简朴。粉墙黛瓦,木柱石础,青石铺地,院内铁树绽花,屋后竹影婆娑,庭前荷塘泛绿,自然景观颇为壮观,与四周相映成趣,充盈着浓郁的蜀乡风情。邓小平故居正房大门上方悬挂着江泽民主席题写的"邓小平同志故居"横匾;两侧,为四川著名作家马识途撰写的对联:"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生人杰,解危济困,安邦救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斯郡天宝蕴物华,治水秀山,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这句对联描写了小平同志的一生,一个普通的山区农民的儿子,在母亲的鼓励下,15岁就走出山村,开始了一生的革命生涯,在国人最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最终成为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解放,走向改革开放,走向繁荣富强的一代伟人。
    我们最后来到了邓小平铜像广场,面对着这位世纪伟人--邓小平的铜像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位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为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新中国诞生,立下赫赫战功,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进行艰辛探索,他为成功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建立不朽功勋……
    邓小平适时地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在与撒切尔夫人谈判中不卑不亢,确保了香港的顺利回归;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论精髓,使得十几亿中华儿女脱贫致富。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是求真务实、质朴无华的,他敏锐智慧、爱憎分明,处处都体现出党的先进性。我们要学习他的光辉思想,学习他的革命理论,学习党的革命传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震撼我的还有邓小平同志三起三落的波澜壮阔的一生,永不放弃、自强不息的心态和性格。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失败与挫折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的人生轨迹中,重要的是如何像邓小平同志一样锐意进取、自相不息。在挫折中激励着自己永不放弃,在失败中坚持着自强不息,这样的人生才会精彩,那么顺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 卜松


                                                                                   

 

 

 

 

 

 


作者:管理员   来源:中交一公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Baidu
map